中国钢材网 - 钢材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动态 | 市场行情 | 国内要闻 | 国际要闻 | 政策法规 | 进出口信息 | 钢企动态 | 冶金科技 | 财经资讯 | 成功之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行业动态 > 钢材市场新常态是个啥样?
K.biz | 商业搜索

钢材市场新常态是个啥样?

信息来源:china-g.com   时间: 2014-11-26  浏览次数:575

  “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”,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,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,经济动力从要素驱动、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。受其制约,中国钢材市场新常态呈现出以下三大特点:

  一、总量需求规模巨大

  一段时期以来,中国经济增速逐步回落,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。预计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同比增长7.4%左右,2015年经济增速还将进一步回落,有些季度经济增幅逼近 7.0关口。虽然中国经济增速放缓,但因为对比基数的不断提高,其总量规模依然巨大。比如,尽管2013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至7.7%,但仅其增量就相当于,或者远远超出10年前(1994年)1年的经济总量。同样道理,尽管中国钢铁需求增幅由以前两位数回落至5%左右,但其绝对数量却十分惊人。初步测算,2014年中国粗钢实际需求数量(含直接出口与未纳入统计的产量,下同)将跃上9亿吨,几乎占据全球粗钢需求的半壁河山。即便如此,依然不是中国粗钢需求最高点。受到城镇化、产业结构调整、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、偿还历史建设欠账、中产阶级人口规模快速增长,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出口旺盛等多方面因素刺激,未来中国粗钢需求峰值将达到12亿吨,甚至更多,并且需求峰值会保持较长一段时期,比如20年左右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由有关部门参与制定的土改方案将会在近期出台,其中集约用地和农地入市成重头,由此将产生很大数量的农业机械和城镇住房购买,亦会成为中国钢材需求新动力。总之,对于中国钢材需求的巨大潜力及释放能量切不可低估,否则会在很多方面陷于被动。

  二、钢材出口最多国家

  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,一个重要表现即出口产品的优化升级,由以前低技术含量、低金属含量的轻纺产品,逐步转化为高技术含量、高金属含量的机电产品。据有关资料,1978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仅占出口总额的6.8%,1990年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上升到17.9%。到2013年,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已经达到1.26万亿美元,占据全部出口比重的57%,连续5年保持全球第一大机电产品出口国地位。金属含量更高的机电产品出口,意味着大量的钢材间接出口。

  从发展趋势来看,随着技术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,国家层面的积极扶持,物美价廉的强势竞争能力,以及许多国家的旺盛需求,今后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机电产品,如高铁、核电、成套机械装备、电子信息等产品出口,会有一个跳跃式增长。据有关资料,到2030年前,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总需求高达57万亿美元;2010-2020年十年期间,亚洲地区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资金。2013年,中国政府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,即“一带一路”经济发展战略思想,其中与中国邻国的铁路、公路、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将优先部署, 并在建设资金方面予以大力支持,势必成为今后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强大推动力。

  随着上述产品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,在出口结构中所占比重的持续提高,由此带动的钢材间接出口量亦不断增加。按照2014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1.3万亿美元测算,假设其中5%,即700亿美元为钢材购买款项,折算间接出口钢材量(2014前3季度平均出口吨价为783美元)将接近9000万吨。

  另一方面,由于中国钢材的比较成本优势、价格优势、产能优势的依然存在和长期存在,中国钢材的直接出口亦会保持一个巨大数量规模。据海关统计,2014年1-10月累计,全国累计出口钢材7389万吨,同比增长42.2%,预计全年钢材直接出口量将达到或接近9000万吨。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相加, 2014年中国钢材出口总量折算粗钢约为2亿吨。预计这一局面得以保持,中国作为全球钢材出口头号大国地位长期不变,成为中国钢材市场的新常态。

  三、行业利润回归合理水平

  近些年来中国钢材市场价格持续跌落,其中上海螺纹钢期货主力合约吨价由5000多元跌至3000元以下,累计跌幅超过3成。与此同时,其它主要钢材品种与铁矿石价格亦出现了深幅下降。受其影响,钢铁全产业链实现利润相应缩水,有些高成本产能严重亏损,被迫退出市场。

  现今钢材及冶炼原料价格的大幅下降,其实是对以往行业暴利的市场修正。曾几何时,钢材和铁矿石价格轮动飙升,“大白菜卖出了黄金价”,钢铁冶炼与铁矿石行业因此盆满钵满,成为为数不多的暴利行业,最终刺激各方面资金大量涌入,产能急剧膨胀,以求利益均沾。据有关资料,国内矿山近十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32倍,年均增长超过40%;铁矿石原矿产量增长了5.5倍,年均增长18.5%。因此,今天的供大于求,行业利润萎缩与严重亏损,同样会抑制相应投资和资源供应,重塑市场供求关系,为价格回升提供条件。

  由此可见,较为充足的供应能力(庞大产能)、充分竞争的销售市场、严重亏损的强制机制,以及行政审批方面简政放权等,将是今后市场配置资源在钢铁和矿山领域的具体体现,由此决定了其合理利润水平,势必成为钢材和冶炼原料市场的一种常态。

  四、产能长期适量过剩

  现阶段中国钢铁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。由于改革的逐步深化,更多投资审批权限的取消与下放,社会资金进入钢铁行业更为自由,只要有利可图,就会产生资源供应,因此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将长期存在,90%以上产能利用率及供应紧张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。

  另一方面,产能过剩压力势必引发钢铁企业激烈竞争。随着钢铁产能的不断提高,跃上12亿吨粗钢产能台阶以后,以往钢铁企业主要凭借数量扩张,获取规模效益的竞争时代亦已结束。今后的生存竞争将主要围绕产品技术创新、综合成本下降、企业重组兼并集、集约经营和特色经营等方面展开。正是由于这种竞争,才使得市场机制得以充分发挥,落后企业得以不断淘汰,也就决定了过剩产能只是一种适度过剩,比如80%左右的产能利用率,一般情况下难以发展到十分严重程度。据粗略估算,2014年中国粗钢产能将近12亿吨,同期粗钢实际产量9亿多吨,全年平均产能利用率约为80%,属于适量过剩。预计2015年中国粗钢产能增长势头会有显著减弱,而粗钢需求(含直接出口)则稳定增长,产能利用率还会提升,这种局面将会长期保持下去。由此可见,钢铁产能适度过剩,也是今后中国钢材市场的一种新常态。

  五、矿石进口居高不下

  继续稳定增长的钢铁需求,致使今后中国铁矿石需求总量的规模巨大及不断增长。由于中国铁矿石采选成本过高,平均成本超过100美元/吨,难与到岸成本低得多的世界矿业巨头抗衡;中国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,以及全球化下效益最大化的分工法则,亦要求在既有铁矿石使用总量中,进一步向物美价廉的进口资源倾斜,这就决定了今后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长期居高不下。初步测算,201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将达到9亿吨。如果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到岸均价在80美元/吨左右,全年铁矿石进口量超过10亿吨,再次增长10%;如果2015年中国铁矿石进口到岸均价跌至70美元/吨,全年铁矿石进口量就有可能达到或接近12亿吨,增长3成左右。

  必须指出的是,即便12亿吨的进口量,依然不是中国铁矿石进口峰值。随着全国钢铁产量及铁矿石需求量的不断增长,未来10年内,中国铁矿石进口峰值有可能跃上15亿吨台阶,并且保持较长一段时期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钢材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