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钢材网 - 钢材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动态 | 市场行情 | 国内要闻 | 国际要闻 | 政策法规 | 进出口信息 | 钢企动态 | 冶金科技 | 财经资讯 | 成功之路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国内要闻 > 三中全会“深化改革” 谁人读懂中国钢铁?
7.biz | 商业搜索

三中全会“深化改革” 谁人读懂中国钢铁?

信息来源:china-g.com   时间: 2013-11-18  浏览次数:425

    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,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更加强调了“深化改革”。中国改革35年来,解决了中国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。然而,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任重而道远。中国钢铁业的全面改革,值得我们期待。

  钢铁业改革之路—— 建立一体化体制机制

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,深化财税体制改革,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,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建设统一开放、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,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。

  另外指出,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。必须健全体制机制,形成以工促农、以城带乡、工农互惠、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。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,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,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,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。

  建立一体化体制机制,不但可以化解城乡体制差异化,建立平等的市场体系机制,更可以加大管理力度,使资源分配更合理化。对于钢铁行业,可能会涉及企业的兼并和重组,达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有机结合,完善统一管理制度,资源与技术共享,使得行业健康和谐发展。

  钢铁业改革之路—— 改革环境

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,建设生态文明,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,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。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,划定生态保护红线,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,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。

  环境污染攸关人类的生存,企业生产中造成的污染严重,尤其是“高能耗、高污染”产品要加以遏制。三中全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,将会抑制生产企业的盲目扩张,加速淘汰落后产能,也将逐步缓解产能过剩造成的压力。

  钢铁业改革之路—— 改进财政制度

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,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,完善立法、明确事权、改革税制、稳定税负、透明预算、提高效率,建立现代财政制度,改进预算管理制度,完善税收制度,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。

  财务管理是企业的“脊柱”管理,对于钢铁业而言,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和预算管理,可以更加有效的遏制企业产能的扩张,大大提高执行力度。

  钢铁业改革之路——扩大需求

 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,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,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,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、资源高效配置、市场深度融合,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,以开放促改革。要放宽投资准入,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,扩大内陆沿边开放。

  对于钢铁业而言,解决产能过剩问题,一方面要抑制产能的扩张;另一方面,扩大需求,放宽投资,既要巩固国内需求,又要引入国外需求,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。消化部分过剩产能,着力改善需求结构。

  钢铁业改革之路——化解产能过剩矛盾

 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2006年至2012年,国内累计新增的粗钢产量产能达到4.4亿吨。目前在建产能规模依然很高,今后三年分别新增1.1亿吨的炼铁产能和1.3亿吨的炼钢产能。

  2012年底,国内钢铁实际综合产能约9.76亿吨,到2012年,按统计粗钢产量7.31亿吨,产能利用率74.9%。

  目前我国钢铁业产能过剩矛盾严重,尽管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并未直接提及,但间接通过建立一体化体制机制、改革环境、改进财政制度和扩大需求等方面缓解了产能过剩矛盾。

  中国钢铁业的改革之路任重道远。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、也不可能一劳永逸,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。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钢材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